首页 >  元宇宙社交 >  正文
Solana Saga手机测评:1000美元的Web3智能手机会成为市场突破口吗?
发布日期:2023-05-10

Solana Saga手机测评:1000美元的Web3智能手机会成为市场突破口吗?作者 | 《财富》杂志BYBEN WEISS和MARCO QUIROZ-GUTIERREZ

编译 | PANews

5月9日,Solana Labs宣布Saga Web3手机正式面向公众发售,此前预购的订单已开始向美国、加拿大、欧盟、英国、瑞士、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发货。坦率地说,SolanaSaga并不是第一款投放到市场的加密智能手机,但选择在市场低迷期间上市的确勇气可嘉。

随着主流市场开始越来越多地接受Web3,人们不禁要问:这款手机能帮助吸引“下一个10亿用户”吗?这款手机能成为加密爱好者的利基产品吗?或者再直白一些:花1000美元买这部手机,到底值不值得?《财富》杂志对这款手机进行了全面测评。

技术指标分析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SolanaSagaWeb3手机的技术规格可与同价位的其他手机媲美,它由智能手机初创公司OSOM打造,配备512 GB内存、12 GB RAM和Snapdragon 8+ Gen1处理器。

在使用过程中,Saga的反应十分灵敏、快速,在不同应用程序之间无缝跳转感觉流畅。此外,这款手机的拍照功能也表现不错,单次电池续航时间可以超过1天,基本可以秒杀2019年之前的所有安卓手机。

不过,Saga与某些同价位的安卓手机相比仍有一点距离,比如谷歌旗舰手机GooglePixelPro零售价格为1,099美元,配备512 GB内存且具有与Saga相同的RAM,但屏幕分辨率更高。此外,相比于Saga的双镜头超广角镜头,GooglePixelPro多了一个超广角和长焦镜头。

当然如果你不是一个摄影爱好者的话,Saga照片拍摄功能完全可以满足日常需求,作为一款足够强大的手机,也能够提供与市场上顶级设备类似的体验(通常价格较低)。

安全性分析

Solana Saga手机测评:1000美元的Web3智能手机会成为市场突破口吗?

需要说明的是,Saga不仅仅是一款高端智能手机,其真正的卖点是一款“Web3智能手机”。

每台Saga设备里都内置了助记词库,这是一种将助记词或主密码存储到加密钱包的安全方式。 据Solana Labs子公司Solana Mobile称,Saga手机里的助记词并没有基于安卓操作系统,而是独立存储,任何提示用户授权交易的应用程序都需要通过门控软件。

事实上,安全存储助记词一直是Web3用户的痛点,市场上的解决方案也是千奇百怪,包括指纹扫描、个人识别码以及在一张纸上手动写下24个单词。对于Web3新手来说,这些解决方案的确令人困惑,但在Saga手机上,安全性是值得信赖的。

Saga手机另一个主要卖点是去中心化应用程序市场dApp Store,这个应用商店很可能会成为苹果或谷歌的最终竞争对手,因为与那些科技巨头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Solana Mobile不会从开发者的销售额中抽成,也不会对其市场上销售的应用程序收取佣金。拥有一个开放的dApp应用商店,或许是吸引更多人选择Solana SagaWeb3手机的主要原因。

不过,在测评期间Saga手机上的应用商店内只有21款dApp可供下载,这一数字显然不够吸引人,对于那些依靠加密货币“生活和呼吸”的人来说,手机将是他们将Web3融入日常生活的必备,因此Saga应该尽快扩充其应用数量。

目标用户分析

事实上,Saga的目标市场并不是普通智能手机用户。正如Solana联合创始人Anatoly Yakovenko所说:

“我认为要接触到数亿、数千万用户真的很难,如果Saga手机能展示出对1、2万用户的吸引力,那么对于分销渠道来说就足够了。”

但问题是,智能手机本身就是一种“通用消费技术”,如果无法吸引到范围更大的受众群体,那么最终很可能无法摆脱失败的命运。

Productboard首席执行官Hubert Palan表示,如果SagaWeb3手机除了非常小众的功能集合之外没有任何独特之处,那么很可能无法吸引人们去使用它。曾在苹果应用商店工作过的Web3非营利组织Identity.com执行董事Phillip Shoemaker对Saga手机同样持怀疑态度,他认为Saga手机的功能对加密货币爱好者或外行来说都不是很受欢迎,而且目前仅支持Solana,不支持其他区块链,更没有市场上其他高端智能手机的花哨功能。

总结

SolanaSagaWeb3手机的性能应该能够满足日常用户需要,对小众利基市场的吸引力构成了这款手机的用户群,虽然能否在市场获得成功尚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明确,即:Solana希望越来越多的日常消费者涌向Web3产品。

无论SagaWeb3手机能否成为吸引下一波10亿用户的“杀手级设备”,至少,天平已经开始向Web3的方向倾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