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鹏
随着全国各地陆续开通高考分数查询,“高考志愿填报”备受关注。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今年,多家平台引入了“人工智能、AI填报”这类新型工具,利用互联网爬虫技术,收集教育领域相关信息,进而生成“志愿填报”咨询产品。同时,许多不法分子也盯上了志愿填报领域并实施诈骗。(6月26日《北京青年报》)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出现,今年的高考志愿填报又出现了“新的服务”。据报道,手机应用商店中出现了数百款与“高考志愿填报”相关的App,部分App声称通过AI智能和大数据功能,结合高考成绩和院校历年录取,可智能计算出学校的录取概率。在电商平台,提供“大数据分析智能个性化推荐学校”的“高考志愿填报卡”服务的产品种类也有很多,价位多在200元到数千元之间不等。
那么,这些打着高科技名义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到底如何?一位人工智能专家坦言:大部分人工智能模型,它不是专门为填志愿训练的,算法的训练很大程度依赖于训练数据的选择,高考题目每年的难度不一样,各地区考卷也不一样。所以,目前依靠人工智能填报志愿具有局限,高考考生及家长可以用来参考,但不能偏信。
应该说,作为人工智能方面的专家,其给出的“结论”既是科学的也是理智的。作为一种崭新的技术,能够运用到高考志愿填报上,按理说应该是一件好事情。可是,也需要知道的是,人工智能技术再先进,也只是数据的分析,而且这些数据的分析,其采集的数据样本,也未必适合所有考生、所有地区、所有高校。正如专家所言:地区的考卷不一样,每年的难易程度也不一样。由此不难看出,对于“人工智能志愿填报”需要多些谨慎的心态。更需要明白的是,所有提供“人工智能志愿填报”的都是一种生意,这很可能出现为了利益而“指导”的现象。
新技术显然会有新优势,但也需要防范有人拿着高科技变成了大忽悠。对于有关部门而言,需要对“人工智能志愿填报”进行监督管理。也就是说,凡是涉及用人工智能指导志愿填报的服务项目,以及APP运用,都必须慎重对待,不能让“人工智能志愿填报”处于无人管理的层面。而对于考生和考生家长而言,也不可盲目跟风。北京一名考生家长下载了多个类似的App,花费了1000元咨询费用,结果发现其“智能答案”和“现实答案”差距很大,主要原因是“APP使用的是去年的高校招生数据”等等。钱花了不少,还可能耽误了志愿的填报。
因此,对“人工智能志愿填报”切不可偏听偏信,不能让高科技成为大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