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加密研究 >  正文
以新金融之水润泽“三农”沃土
发布日期:2022-07-01

本文转自:辽宁日报

核心提示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金融则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中国建设银行辽宁省分行在总行新金融理念引领下,聚焦“三农”,以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为根本遵循,持续推进智慧政务、农资服务、农户信贷、金融服务、技术培训、政策宣传六大服务进乡村,探索服务辽宁乡村振兴的综合解决方案。新金融“活水”正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融合,润泽更广阔的辽沈大地。

切实服务村民 “裕农通”网点建在了村口

4月12日,朝阳凌源市安杖子村,全村1280户村民有序来到村委建行“裕农通”服务点缴纳医保费用。“多亏了建行的‘裕农通’,在村里就能缴纳医保。”村民老张感叹说。据了解,像安杖子村这样的建行“裕农通”服务点,在省内有1万多个。

常规服务渠道尚未触达,办事难、办事远、办事繁一直困扰着乡村地区的居民。2017年起,建行辽宁省分行在全省设立“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为村民提供智慧政务、便民事务、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等服务。2021年,又依托金融科技力量,将“裕农通”与“辽事通”融合,打造“辽事通”裕农服务平台,搭载医保社保缴费、农机补贴申请、动物检疫合格证办理等120余项政务功能,以及“我要贷款”等金融功能,并配备智慧机具,将服务点打造成“有温度、有广度、有深度” 的乡村综合服务站,有效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截至4月末,全省“裕农通”服务点当年已办理缴费、政务服务、存取款、转账等业务89万笔,服务30万农户,受到了广大村民的欢迎。

同时,建行辽宁省分行还依托“裕农通”服务点在村里开办“裕农学堂”,传授金融知识、科普防疫知识等,为村民送去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为防疫工作人员送保险、送补给、送关怀,为农户配套推出“乡村振兴—裕农通借记卡”,免收跨行取款手续费等5项用卡费用,最大限度让利于农。

精准适配需求 推出农户专属信贷产品

近日,建行客户经理小孙走进素有“北方花都”之称的凌源市温室大棚,挨家挨户进行宣传:“不用大棚抵押,也不用找人担保,通过手机申请,贷款很快就能到账。”正忙着采花的李大姐听完高兴地说:“真有这好事儿,那我今年这十几个大棚就能种上新品种了。”

今年以来,建行辽宁省分行聚焦乡村产业振兴,组建农户信贷队伍,根据市场需求,创新推出“裕农快贷”“裕农养牛贷”“辽农优产贷”“农业设施抵押贷”等一系列覆盖广泛、精准适配、便捷优惠的农户专属信贷产品,以信用、担保、活体抵押等多种模式普惠村民,着力支持粮食及特色种植大户和肉牛、肉鸡、生猪多类养殖户以及产业链各环节农户。截至目前,累计为全省涉农企业、合作社、广大农户投放贷款超过320亿元。

“用牛做抵押,免去了烦琐的担保过程,节省了贷款成本,利率还低,村里养牛户都觉得建行‘裕农养牛贷’好。”沈阳市辽中区肖寨门镇妈妈街村养牛大户张鹏一边给养殖小区的150头肉牛添加饲料一边说,他从当初饲养几头牛到如今的百余头,建行贷款是重要后盾。建行丰富的助农产品和服务模式,让农民对幸福生活更有盼头。

上线“道德银行”

搭建服务乡村振兴新平台

2018年,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委、县政府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与推动农业农村发展有机结合,结合喀左当地实践,组织建立了基层政府信用道德管理系统,即“道德银行”。在“道德银行”的建设和推广过程中,喀左县得到了国家、省、市各级政府的关注和支持,以及建行辽宁省分行的鼎力协助。建行辽宁省分行在对喀左县经济发展给予大力支持的同时,积极开发社会公共应用和金融场景应用,为“道德银行”注入科技力量,依托“辽事通”平台实现了“道德银行”线上管理,搭建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新平台,为喀左推进全面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和强劲动力。

建行辽宁省分行副行长王刚介绍,多年来,建行积极研究和探索如何破解乡村地区信用体系建设的短板,适逢喀左县开展“道德银行”建设,这与建行搭建乡村信用体系的服务理念不谋而合。双方携手以社会信用体系、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及管理制度为遵循,通过建立农村经济主体经营信息数据库、信用信息数据库及信用评价模型,开发社会公共应用和金融场景应用,创造性地将“道德银行”上线接入“辽事通”平台。

该项目的上线运行,解决了原有传统“道德银行”管理工序烦琐等问题,助力政府端实现线上化管理,村民足不出户就能完成积分兑换及信用查询。目前,建行已通过“道德银行”平台数据信息,为8名4星级至5星级农户办理了生产经营贷款,金额合计345万元。

以新金融之水润泽“三农”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