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特定场景下,借助5G下的D2D(Device-to-Device,意为:设备到设备)技术,物体与物体之间直接通信,进一步降低了业务端到端的时延,在网络负荷实现分流的同时,反应更为敏捷。生产制造各环节的时间变得更短,解决方案更快更优,生产制造效率得以大幅度提高。
海螺集团是我国最大的建材企业集团之一,下属360多家子公司。中国电信、华为、海螺集团三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致力于5G业务的开发应用,实现互利共赢。积极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技术创新战略,希望结合5G网络实现矿山远程驾控、无人巡逻、人员精准定位、高清视频监控等创新业务,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同时推动工业技术进步做出有益探索。
产品功能与设计理念
本项目产品实现功能:一是自动巡检,对危险区域、偏远矿山进行无人巡检,提升巡检效率,降低人力成本。二是高清视频,通过4K摄像头可实现高清晰图像回传,可自动记录,巡检精准度提升。三是无人驾驶,探索矿区无人驾驶应用,包括车辆远程操控、车路融合定位、精准停靠、自主避障,提高矿区生产的安全性、开采效率、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项目产品设计理念:5G技术契合了传统制造企业智能制造转型对无线网络的应用需求,能满足工业环境下设备互联和远程交互应用需求。5G无线网络提供的低时延高可靠连接,使能柔性制造,同时节省成本,把人从各种严酷的工业操作环境中解放出来。5G可提供极低时延、高可靠,海量连接的网络,使得大带宽终端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成为可能。
项目优越性
如下图分析,生产制造环节是5G应用的重点与难点,其中远程工业控制由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对网络的时延有更高的要求。5G可提供极低时延、高可靠,海量连接的网络,使得闭环控制应用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成为可能。
社会效益分析
本项目的实施,在提升安徽工业自动化水平的同时,也为国内工业行业的5G应用以供了案例和经验,促进5G在行业内的规模化应用。同时,也为5G技术在其他行业内的应用提供样板,有效支撑我省信息化水平提升。
通过本课题,整合央企、新型研究机构等,打造5G切片共性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开展标准研究、关键技术和产业研发、业务和应用实验性验证等,推进5G时代“技术-标准-产业”整体性突破,建设重大共性技术研发创新平台,打造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高地,进一步推动5G产业链的发展变革,对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一方面,本项目的实施需要采购一定规模网络设备,未来这些设备还需进一步升级改造,这将刺激国内外设备制造企业更加深入参与5G产业开发与运营;另一方面,本项目实施将带动终端的升级换代,促进终端生产企业,芯片厂商制造更先进、更丰富的产品。
从全球视野看,5G垂直行业应用的成功案例还可以进一步复制推广到“一带一路”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