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女儿,不要再玩儿手机啦!用得多小心得脑癌!”相信不少人都曾因长期用手机被父母唠叨过,更因为他们的言之凿凿,不知不觉中会使人觉得用手机真的会造成脑癌。今天港安专家就为大家分析有关脑癌的7大迷思!
关于脑癌的7大迷思
01
手机放床头睡觉会得脑癌?
大自然中的电磁辐射无处不在,从阳光、食物到电子用品都有。一般而言,电磁辐射可分为非游离辐射和游离辐射,非游离辐射包括电话、蓝牙装置、电视等通信装置,它们大多属于低频辐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把低频辐射分类为2B类致癌物,代表目前没有确切研究指出低频辐射会诱发癌症。
事实上,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电话的致癌风险其实与进食高温油炸食物或饮用含咖啡因饮品的致癌风险差不多,远比抽烟或肥胖等致癌风险低。为了确保消费者能够安心,所有获香港电讯局类型检定的手提电话型号或类型,都必须符合广为认同的ICNIRP或ANSI/IEEE比吸收率限值规定,若高于此安全上限便不会获批制造,因此大家手中的电话都属安全范围内,可以放心使用!
02
Airpods入耳更危险?
蓝牙耳机长期放入耳中,比起用手机更接近脑部,是否会增加患癌风险?其实,蓝牙装置包括耳机跟电话一样,都是发放低频辐射的,由于蓝牙耳机只用连接电话与耳机,所以需要传送的辐射强度比手提电话更少。普遍而言,蓝牙耳机的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io,比吸收率)为每公斤0.001瓦,比手提电话的电磁辐射少10-400倍。如果电话的辐射量引发癌症的风险低,使用蓝牙耳机而致癌的风险自然更低!
03
5G这么快,辐射一定很大?
近来越来越多人问5G是否会致癌,虽然5G比现有的4.5G或4G使用较高频率的电磁辐射,但两者的频谱差距不大,仍然维持6GHz以内,与4.5G或4G相差1-2GHz, 属于非游离辐射,对健康影响微乎其微。与此同时,5G所发出的低频率辐射只能穿透人体0.2厘米,对人体的穿透性比4G的1.5厘米还要低,所以5G的普及其实并非如此可怕。
04
染发会得脑癌?
因为染发剂直接接触头皮,不少人会担心染发剂是否会致癌,尤其是膀胱癌。的确,40、50年前的染发剂曾被验出当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如芳香胺,在动物临床实验中,经过长时间大量喂饲的确会提升致癌几率,只是没有证据显示该化学物会由皮肤吸收而致癌。近期一些研究也显示,新型的染发剂并不会增加患癌的风险。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简称IARC)根据有关膀胱癌的数据,总结作为美发师或理发师在工作场所暴露于染发剂“可能对人类致癌”,但个人使用染发剂“不能归类为对人类致癌”,至于其他类型癌症(包括脑癌)的证据则被认为是混合的或不充分。
05
照X光会得脑癌?
的确,X光和电脑扫描等医学放射检查会发放游离辐射,比起无害的非游离辐射,游离辐射有足够能量分裂及破坏细胞DNA,但只适用于大量接触。美国医学物理学会指出,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每次低于100mSv(毫西弗,辐射剂量的基本单位之一)的辐射会致癌。一张胸部X光只有约0.05mSv,即使做一次正电子扫描相等于照500张X光,剂量都远远低于100mSv。根据香港辐射条例,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每年可接受辐射剂量上限为20mSv,普通市民则为每年1mSv。
06
良性脑肿瘤不用治疗?
脑肿瘤可分为良性和恶性,良性肿瘤通常生长缓慢,没有异常细胞分化;恶性肿瘤则生长迅速,并会扩散至其他器官。很多良性肿瘤都不需要治疗,只需定期检查,观察其体积变化,如粉瘤和纤维腺瘤。
因此,当部分患者听到脑肿瘤属于良性时都会舒一口气。但碍于脑空间有限,当良性肿瘤体积生长致压迫到正常脑部组织,其所属正常功能就会被影响,因此即使脑肿瘤属良性也不能忽视。常见脑肿瘤病征包括严重头痛、癫痫、肢体移动困难、恶心、呕吐、视力问题及性格改变等。
07
脑瘤无法治疗?
脑肿瘤可分为良性和恶性,只有恶性肿瘤才称之为癌,通常生长迅速并有机会扩散至中枢神经部位。在脑部开始生长的脑癌称为原发性脑癌;由其他癌症扩散到脑部的则称为继发性脑癌,最常见的是肺癌和乳癌。现今医疗技术发展一日千里,脑癌已非想象中可怕,可以通过手术、放射治疗、化疗或其他辅助疗法治疗脑癌,绝非不治之症。
原文刊于:Marie Claire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