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手机既能管理景区也能让游客尽享游览乐趣;一个24小时制的数字化政务服务大厅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云”上办业务;一个小小的“人机交互”音控摄像头为村民上了一道“安全锁”,也织就起一张乡村治理“智慧网”……
随着5G技术加快落地,其应用场景逐渐从工业领域聚焦至民生服务。在这条民生赛道上,江苏移动正为数智生活蓝图“上色”,用“5G+”赋能跑出民生加速度。
智慧文旅给“西游胜境”换新颜
即使足不出户,美景也能尽收眼底。由连云港市文旅集团联手江苏移动连云港分公司打造的花果山5G智慧景区项目,以5G为依托,结合高清摄像头,将视频资源实时上传至云端进行“慢直播”,线上5G+“云游”的方式可让五湖四海的游客通过手机随时随地观览花果山景区的秀美风光。
通过“连云港花果山”APP,游客能一部手机游览花果山。
“5G技术与虚拟现实结合,让旅游突破了空间距离的限制。游客通过手机下载我们景区的app或微信小程序,还能一键完成在线预订、AR导览、旅游购物、投诉建议等操作,实现一部手机游花果山。”连云港市文旅集团信息中心负责人张钦源介绍到,5G智慧景区建设不仅为游客带来了更多选择,也为景区管理带来了便利。
据悉,由江苏移动连云港分公司搭建的5G专网现已覆盖整个花果山景区,并基于此搭建了5G+3D可视化综合管控平台,按照游前、游中、游后各个场景部署多种5G应用,并通过移动云提供强大算力支撑。
“现在,景区实时监控画面、景区内气象信息、实时游客数量、客源地域分布情况、游览车实时运行状况等数据都可实时同步。”张钦源介绍,花果山智慧景区监控指挥中心如同拥有一个“智慧大脑”,通过对数据的汇总分析,管理者能刻画景区游客画像促进景区管理服务提质增效;对景区的实时监控有利于消除景区停车场拥堵隐患,清晰掌握景区在不同时段的客流情况,为景区运营提供精准指南,并且一旦发现威胁游客安全情况,能够第一时间通知现场工作人员,防患于未然。
数字赋能让政务服务“亭”好办
工作日抽不开身去政务大厅办业务,周末时排队的人又太多怎么办?
在盐城市亭湖区“亭好办”数字政务大厅所设立的24小时政务自助区,集纳了7类166个政务服务事项,市民可全天自助办理,如需人工审核业务事项,只需将审批材料放入自助服务机旁的资料流转箱即可。
市民可以在24小时自助区随时申办事项。
同时,政务大厅还利用移动5G网络为各楼层配置了智能导览机器人,可根据需要进行最优路线规划,自动引导让市民少跑“冤枉路”。
智能机器人导航可准确指引市民找到办事窗口。
在“亭好办”数字政务大厅内,诸如此类的智慧便民科技随处可见:跨省通办政务服务工作台实现政务事项的异地办结;自助式审批仪可帮助市民扫描、初核办事材料;安装在每个办事窗口的情绪识别系统,能提醒工作人员随时保持微笑服务;区块链技术为办理业务中的个人资料建设了数据‘保险柜’,确保数据安全更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效率。
据悉,江苏移动盐城分公司为亭湖区搭建了互联网+政务服务大数据平台,集纳了大厅业务总览、服务能力、发展成效等数据信息,为市民提供清晰的大厅办事导览,同时为管理者提供服务效能信息,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和质量。此外,“亭好办”数字化政务大厅目前正在逐步打破各部门的数据壁垒,促进多部门间审批系统的无缝衔接以及政务数据集中交汇,将多窗口业务整合为“一件事一次办”的线上综合窗口,实现一窗通办,让服务更畅通高效。
5G安防开启乡村治理“云守护”模式
在徐州市邳州市岔河镇岔河村,为了提升安全保障村民杨鹏申请安装了联网的监控摄像头,“不仅自己踏实了,还协助当地警方侦破了村里的盗窃案件,挺值的。”
岔河村村民通过手机查看商铺门口监控回放。
在岔河村,像杨鹏这样安装了摄像头的村民不在少数,摄像头还带有音控系统,能够实现“人机交互”,在外务工村民们通过家门口的摄像头,就能和老人孩子进行实时视频通话。一枚小小的摄像头,不仅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也为“平安乡村”建设开启了“云端守护”模式。
网格员在后台查看道路监控。
今年5月,江苏移动徐州分公司为岔河村搭建了5G安防视频云平台,借助移动云计算、5G大数据等技术以及网络覆盖的优势,打造覆盖全村的监控体系,既满足了村户看家护院、商户看店防盗的需求,也弥补了村委会基层治安、综合治理的盲区。在征得村民同意的基础上,近40个家庭门前监控画面被实时收录至移动云平台,在岔河村村委会的监控中心,网格管理员能够实时掌握全村情况,并通过音控摄像头实时喊话,实现“一屏观全村,一屏控全村”。
“同时我们还为村里的孤寡老人门前免费安装了监控,当监测到老人行动异常时,网格员能够第一时间上门处理,这也让乡村治理更加具有温度”,岔河村党支部书记董伟介绍到。
科技进步的意义在于共享,在于让更多的人收获幸福感、安全感。在践行“数智为民”的道路上,江苏移动正在大踏步前进。
通讯员 李爱 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