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在商汤科技召开“大爱无疆·商汤科技元创力论坛”上,商汤科技董事长兼CEO徐立发表主题演讲《人工智能的“营造法式”》,并发布四大创新人工智能平台体系,覆盖AI云、车路协同、游戏以及未来医院等领域,通过标准化且更加高效易用的平台型服务,为产业创新构建AI“营造法式”,驱动人工智能产业的大规模爆发增长。
《营造法式》是北宋著名建筑学家李诫的一本建筑学著作,“营造”指建造,“法式”即指标准的格式。
商汤科技董事长兼CEO徐立以醉翁亭、佛光寺、滕王阁等著名传统建筑为例,阐述了当今我们推动AI大规模落地,与古人建造一座巧夺天工的建筑之间,有着令人惊叹的异曲同工之处——打造“标准化”。
虽然不同建筑的造型、用途各不相同,但都遵循一些标准化原则,从建筑结构、木材分级和使用、木材加工即榫卯形制,甚至到建筑设计图等都有一定之规。
“这些规范和共识,是随着人们经验不断积累,通过归纳总结、模型推演、仿真模拟等方式最终逐渐形成的。”徐立在演讲中说。
与之相似,在AI产业化落地中,也有“一定之规”。
首先,人工智能落地要素从底层的算力、数据、算法模型到上层的解决方案和应用都形成了“标准化结构”。
其次,“标准化模型”。营造法式有一句话叫“凡构屋之制,皆以材为祖”,材是什么?材就是模块。人工智能纷繁复杂的场景应用,例如辅助驾驶、城市治理、手术规划、游戏智能体等等,背后都是人工智能的算法模型,每一类模型又能再细分定制化,就像唐代建筑的榫卯结构。目前,商汤科技已发布超过49000组商用AI模型,可灵活组合配置,应用不同场景。
标准化模型之后,还需要协同和分工合作,即生产标准化。目前,人工智能从底层的算力基础设施、数据标注、预训练大模型、行业模型到上层应用均形成流程标准化。例如,用大模型自动标注能够将标注效率提升600倍。
徐立认为“无标准、不行业”,标准化将带来AI产业化的大规模爆发。通过构建强大的基础设施,生产高质量、标准化模型并进行复用,从而实现“降本”;同时对模型生产的全流程进行模块化管理,实现“增效”。
值得一提的是,标准化不是约束,它将带来行业的繁荣和百花齐放。轨道、电源插座、万维网互联网协议等,这些行业在形成了共有的范式和共识后,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总之,标准化将让AI算法可以像搭积木一样轻松组合、高效复制、快速推广,促进AI应用规模化落地,创造无限可能。
SenseCore商汤AI大装置作为新型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同时也是商汤创新的“营造法式”,是商汤实现高效率、低成本、规模化AI创新,推动AI产业化实现落地的基础。
在本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商汤重磅发布了,希望通过标准化、模块化的平台,助力不同行业的客户高效搭建不同AI应用,实现智能化升级。
SenseCore商汤大装置AI云是基于商汤AI大装置的一套开箱即用的工业级AI工具链,无需前期投入,即可实现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全面数字化管理,为行业提供一套“普惠、弹性、开放”的AI基础设施。
SenseCore商汤大装置AI云具备卓越的可扩展性,可有效应对未来工业AI流水线以及 AI大模型的训练、验证、推理需求,帮助客户实现AI研发效率的成倍提高,以及更低的AI基础设施费用,并提供全栈式深度学习平台以及一系列先进的算法平台和模型。商汤大装置AI云将推动自动驾驶、智慧城市、AI for Science及元宇宙等多个行业应用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智造美好未来。
SenseAuto V2X商汤绝影车路协同致力于打造“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协同的云”一体化分析决策方案,对车端、路端信息融合处理、分析,实现“车-路-云”一体化决策控制,提升交通管理效能。该平台可以将路端传感器的感知输出,传递至车端,让智能驾驶车辆具备更加全面的感知能力,提升复杂交通场景的行驶能力。当前,SenseAuto V2X商汤绝影车路协同平台正逐步在国家级车联网先导示范区、封闭园区、高速公路和城市交通的管理场景中落地,助力交通管理服务,做出高效决策,提高效率及安全性,有力助推双智城市建设。
SenseMAP商汤多体智能平台是一款专为游戏生产及运营量身定做的平台型产品,依托商汤强大的算力资源,以及学界前沿的深度学习、智慧决策等技术,为游戏开发者提供一站式游戏生产服务,其功能覆盖了游戏全周期流程,实现游戏生态自适应、内容生态自创作、玩家社区生态自运营。得益于一系列的先进技术,SenseMAP商汤多体智能平台可以助力游戏开发提效增质,并为玩家带来更精彩的游戏内容,更激烈的竞技体验,不断给玩家创造新的情绪价值。商汤加速推动AI在游戏领域的多元化应用,与行业伙伴共同助力游戏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商汤医疗致力于成为“AI驱动的‘未来医院’设计赋能者”,勾勒“未来医院”智慧化建设蓝图,加速高质量医院转型进程。秉持“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理念,商汤未来医院整体解决方案打造了覆盖多场景的智慧服务。面向诊疗的SenseCare“智慧诊疗”平台,可为医生临床诊疗提供有效的智能辅助;面向患者就医的“智慧就医”助手,帮助医院提升患者就医流程体验;面向医院管理的“智慧管理”服务,推动医院运营管理全面数字化、智能化;面向科研层面的“智慧科研”服务,助力多中心科研开展,提高科研效率;面向区域医联体的“智慧医联体”服务,优化区域医疗资源配置。
【来源:周到客户端】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