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5g时代的来临,互联网与人的联系愈发紧密。广告主当然不会放过这样一块大的“蛋糕”,受众的数量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和顾客的数量是正比的。所以铺天盖地的互联网广告随之袭来。他们无处不在,他们只是要求的是曝光量。如此一来受众对互联网广告的厌恶则愈演愈烈。
毫无疑问卖广告是互联网企业的主要盈利方式。调查显示当前市场上58%的app含有广告。69.7%的广告没有关闭按钮。
公共领域,私有领域的模糊化。
当时信息化时代,每当你使用一个app都要勾选一个协议,绝大多数的app还要你输入你的个人信息。尽管app保证你的隐私不会被泄露出去。当时随着你app的依赖加深,你会不知不觉得收到各种莫名其妙的骚扰电话。没错,你的信息泄露了。你并不知道你的信息泄露在何种地方,因为你的信息早就被你填了不知道多少地方。原本只会在你私人领域才会发生的事现在很有可能早已被抬到了公共领域。根据人民网报道2018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违法互联网广告23102件,共做出罚金33451万元,这之中占了广告案件的大部分有55.9%。人们愈发对互联网的可信度提出质疑。与此同时户外广告却是风生水起。品牌信任度上升24%,品牌质量的认知上升106%客户忠诚度也提高了275%。显然在这场战斗之中户外广告从当初的一败再败占据了一线生机。
互联网的主动与户外广告的被动
当你使用一个app或者浏览一个网页时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在何处会突然蹦出来一个广告。这是你预期之外的,并且这是一种你无法回避的的主动入侵。你心生厌恶但却又是没有办法。相对互联网广告,户外广告在数据收集上相对更加安全,也更加注重消费者个人隐私的保护。
根据目前行业内数字户外广告发展来看,户外媒体对数据和消费者的查询仅停留在表面,比如在探测到某消费者时,传感器无法知道消费者据是谁,仅仅只会识别这位消费者是男是女,知道他停下来看了哪些广告以及他何时离开,当积累足够多的相关数据后,才能进一步查看某个标牌的顾客人群的行为模式。虽然数字户外媒体能够收集受众群体数据,但它的具体程度远低于在线数据,并且不会针对特定人群投放特定广告。其收集数据是为了弄清受众活动的模式和偏好,用于更好地针对适当的受众提供活动,而不是针对特定的个人。
蓝标传媒副总裁李姣曾在采访中向内参君表示,户外广告能够在保证用户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完成精准营销。户外设备的精准识别,并不能跨越手机的安全防线,获取到用户的隐私信息;而以精准传播为目的,进行用户画像,也是建立在合法获取行为数据,不侵犯个人隐私的基础上。因此户外广告的数字化并不会涉及到用户的个人隐私等非法问题。
其次,当裸眼3D、触屏互动等新型技术越来越多地进入大众视野,户外媒体在内容上的创意表现更是有目共睹。
在手游“妄想山海”上线前夕,多地上演了“巨鲲现世”奇观,以分辨率高达7K的微电影级剧情短片,包场亚洲最大巨幕“3788亚洲之光”,演绎帅气巨鲲穿越山海、冲向宇宙的奇特现象。现场裸眼3D效果震撼亮眼,围观群众时不时发出惊呼。这一来自远古大荒,神兽穿越现代都市的壮观画面也吸引了不少小伙伴特意前来拍照打卡。微博上,截止2021年1月11日,相关话题如#多地街头惊现巨鲲奇观#也随之产生了2172.4万阅读量和1.3万的相关讨论,不少微博大V发博进行宣传,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二次传播。
来源:3788亚洲之光
2020年毕业季,天猫在上海徐家汇地铁站9号线通过包站改造的形式,举办了一场特殊的“白衬衫”展览,将名人和普通人的白衬衫放在一起,表达名人和普通的大学生一样,都是从一件“白衬衫”开始,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拥有现在的成就,给予毕业生自信和勇气。不仅如此,天猫还用参与度十足的线下装置为毕业生们提供暖心礼物,与某服装品牌在地铁站内联合推出一台特殊的白衬衫贩卖机,毕业生把简历投进去,就可以选择自己的款式和尺码,免费获得一件白衬衫,为Ta的面试提供战袍。既具有互动性又充满仪式感的广告俘获了一种消费者的青睐,在社交平台上也收获了一众好评。
技术驱动+创意实施,不仅改变了户外广告以往在消费者心中固定、死板的形象,也进一步升级成为广告主营销宣传不可或缺的一环。
03
互联网+户外广告产生更大营销势能
当然,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数字能力能够为户外广告在数字化转型升级上带来更多可能性。近两年,户外广告是仅次于数字广告的快速增长媒体,户外媒体的数字化进程也在快速进化中,数字化技术将赋予户外广告更多的创意和互动,而移动设备刚好成为互动的载体,以及形成移动端的二次传播,不论是对传统户外,还是对移动广告,都是完美的补充,二者联合将进一步扩大广告对消费者体验全流程的影响。
虽然随着媒介的发展变迁导致户外媒体一度遭遇瓶颈,但好在,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让在全新技术与资源加持下的户外广告,作为整合营销中的一环正在重新焕发蓬勃生机。
著名社交应用Facebook相关负责人曾表示:“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户外广告的高可视性与社交媒体等数字渠道上的活动密切相关。例如,在美国近四成(3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看到户外广告后会浏览产品的Facebook页面或在Facebook上发帖,25%的人则会在Instagram(社交媒体之一)上发帖。”Facebook在与乳制品品牌达能(Danone)合作的研究中发现,将Facebook与户外广告相结合的营销方式有效吸引了许多法国有机酸奶的新买家,综合效果更是比预期效果好13%。
图:雨果跨境
可见,对于部分品牌来说,利用线上互联网与户外广告相结合的方式有明显的推广效果,尤其是在宣传阶段。不断增长的曝光度,加上社交应用程序的便利性,可以引导消费者购买产品,并提高受众群体对产品的认可度。
有研究表明,户外广告是移动交互的最佳入口。人们70%的清醒时间都在户外,大约70%的移动交互是在外出的时候完成的,而这也将成为一个契机,或许能够让一对多的户外媒体转变成为更有针对性的媒体。例如,用户外出的时间里,与品牌首次接触并产生兴趣,然后开始在线搜索、浏览,最终在线上或实体店购买产品/服务,通过整个流程的数据追踪,广告主可以看到完整的消费者旅程,而这一切都从一个户外广告开始。
小结:目前的互联网广告虽存在些许弊端,但随着整治,线上广告也会呈现出更加健康有序的状态。与此同时,在户外媒体的强力支撑下,互联网+线下两种广告形式的融合也将擦出新的火花,帮助广告主更好地打通线上线下的营销闭环。在融媒体时代,只有线上线下形成良性互动,才能成为品牌营销全新的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