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你有没有注意到,无论用什么智能手机,在拍照时都会有一个“镜头外”的黑边,这就是5g下的黑边。我们常说,5g让图片的细节、色彩、形状表现更好,这都离不开5g下边缘计算的帮助。而当黑边消失,我们将能用3d视觉技术实现更深度的立体观察,用人工智能识别人脸、用机器学习智能识别场景,用ai对车辆进行智能辅助提升效率等等。而5g这次最直接的变化,就是让手机拍照能实现人眼分辨不清,像是两个世界一样,也就是说——手机实现“视网膜”级别的感光能力。不过,当5g来临后,可能并不会这么轻易实现,因为5g最大的短板,可能不是速度,而是成本。
一是5g网络的连接费用,以及每兆光纤的成本远高于4g网络,因此5g网络覆盖成本也比4g要贵。二是5g的延迟可以达到10毫秒左右,远远高于4g延迟,所以5g技术实际上对功耗和连接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加上5g时代,更是推出了3d视觉的应用,也因此需要更强的图像处理能力和更快的传输速率才能达到,这也就意味着5g时代,将是一个“吃”掉高端手机处理器的时代。因此,5g在手机上的应用发展,离不开高性能图像处理与传输芯片的巨大突破,而华为作为在5g上技术与创新的领导者,为5g手机带来两大“利器”:双4000万彩色+双1200万黑白双isp图像处理。
这就让手机看上去一台“双摄”,可同时实现1600万像素主摄+500万像素辅助摄的双图像处理,且通过“eis图像防抖+双isp图像处理”双防抖防抖系统,能实现每秒200张的4k高清视频录像。这两枚“利器”,不仅解决了5g网络下,手机在3d视觉方面的困难,更是为智能手表、ar眼镜等高端智能外设的实际使用提供了实现,真正实现让手机拍出的照片“更有智慧”、“更好看”。除了图像质量和效果,在图像处理中,还需要更深层次的图像处理能力,比如光学防抖。华为有一款业界首创的双1200万像素isp图像处理处理器,拥有1200万超分辨率4kled光学防抖,同时还支持光学防抖。
电磁共振光学防抖和电磁防抖三重防抖,最快速度达到1000帧,视频拍摄不再难。对于一般用户来说,这样的速度已经可以应付日常的高清视频的拍摄了:高速处理、高清画质。但对于专业用户来说,还需要一个更精密的光学防抖。eis电磁防抖、电磁场防抖、电磁共振光学防抖、电磁场光学防抖,这还是没有用上“电磁场防抖”的,如果光学防抖,那么其他那几种电磁防抖会被剔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