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元宇宙社交 >  正文
聚焦防灾新科技 第二届“5G+防灾减灾”应用征集大赛决出名次
发布日期:2022-08-06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张薇 张芳琳 科技日报记者 刘昊

8月5日,第二届“5G+防灾减灾”应用征集大赛决赛在广西南宁落下帷幕。来自全国的20个晋级项目分两个赛道决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项目。最终“5G+超级SIM卡消息必达应急通信方案”项目与“智能交通气象移动观测系统”项目从82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分获最佳防灾减灾解决方案赛道和最佳智能气象观测赛道的第一名。赛事全程线上直播,共吸引近6万人次进行观看。

聚焦防灾新科技 第二届“5G+防灾减灾”应用征集大赛决出名次

第二届“5G+防灾减灾”应用征集大赛决赛现场。主办方供图

本届决赛分最佳防灾减灾解决方案和最佳智能气象观测两个赛道进行比拼,选手们结合“现场+线上”路演模式,采取“8分钟陈述+7分钟问答”的形式展开最终对决,专家评审团从参赛项目的功能性、实用性、推广应用前景以及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评分,挖掘项目亮点和潜力。

晋级决赛的20个项目中,有6个为博士领衔项目,项目负责人拥有美国普渡大学、日本筑波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国内外顶尖高校的教育背景,拥有专利近百项。最终,“5G+超级SIM卡消息必达应急通信方案” “智能交通气象移动观测系统”等10个项目从决赛中脱颖而出,项目涵盖气象防灾减灾、应急联动等领域,科技含量高,应用领域广。

本届大赛设置总奖金池53万元,从最佳防灾减灾解决方案和最佳智能气象观测两个赛道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名。其中最佳防灾减灾解决方案28万元(一等奖15万元,二等奖9万元,三等奖4万元);最佳智能气象观测赛道25万元(一等奖15万元,二等奖7万元,三等奖3万元)。同时设置优秀项目奖,不设奖金。

本届大赛参赛项目中最佳防灾减灾解决方案赛道报名数为59个,占比72%,最佳智能气象观测赛道报名数为23个,占比28%。参赛项目领域涵盖5G+气象防灾减灾、5G+应急联动、5G+城市智能服务、5G+智能观测、5G+智能算法等,参赛报名数Top1的项目领域为5G+气象防灾减灾类,占项目总数的40.2%,5G+应急联动类与5G+城市智能服务类项目数占比分别为19.5%、18.2%,5G+智能观测与5G+智能算法项目数分别占14.6%、6%。

在82个参赛项目中拥有专利300多项,其中博士领衔项目为23个,项目负责人拥有哈佛大学、华盛顿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外顶尖高校的教育背景以及全球五百强企业工作背景。

本届大赛由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南宁市人民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联合主办。自大赛启动以来,大赛组委会走出广西,在全国举办多场“线上+线下”的赛事宣讲,包括广西站、西北站、京津冀站、长三角站、粤港澳大湾区站,通过专业讲解,共吸引超60000人社会各界人士观看,让广大参赛团队、创业团队在赛事解读、政策解读等内容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本次大赛共收到来自全国82支参赛项目队伍报名,较2020年55支参赛项目队伍数同比增长49.1%,大赛参赛规模创新高。

“5G+防灾减灾”应用征集大赛自2020年创办以来,在业内取得了良好反响。两年来,已有来自全国137个团队携优秀项目参赛,40个项目晋级决赛,已有项目在南宁注册企业落地发展。其中最佳创意解决方案一等奖项目——大气污染云平台,2021年1月完成2200万元Pre-A轮融资,由启迪之星、正轩资本领投,深圳高新投跟投。优秀奖项目出行天气已落地启迪之星(南宁)一带一路孵化基地,启迪之星南宁基地给予了2年场地租金免租政策,公司在2021年度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近年来,南宁市坚持紧扣绿色发展理念,以科技创新改善民生福祉,以信息赋能提升城市竞争力,动员全市上下实施大数据战略、建设数字南宁,致力于打造区域性数字经济高地、智慧城市标杆、数字丝路枢纽,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为全市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赋能高质量发展锚定目标、加足马力。

作为广西首个聚焦5G防灾减灾应用领域的创新赛事,“5G+防灾减灾”应用征集大赛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两年来,持续彰显赛事品牌效应,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气象IP,广纳全国科创人才,集思广益,深入挖掘5G+应用场景,探索5G+应用技术在应急指挥以及强化气象“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能力等方面的科学解决方案,推动综合防灾减灾融入南宁智慧城市建设,为南宁市乃至广西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激发新活力。

聚焦防灾新科技 第二届“5G+防灾减灾”应用征集大赛决出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