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发放5G商用牌照,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
5G将创造一个连接无所不在的城市
理解5G,我们要从5G和4G的最大不同开始。ITU为5G定义了eMBB、 海量大连接(mMTC)、低时延高可靠(uRLLC)三大应用场景。
从ITU对5G的定义来看,5G的技术将我们物理世界的每一个物(Everything),包括设备(Device)、人(Human)、服务(Service)连接起来。从5G开始,为“万物”提供普遍的连接将成为一种“新常态”。
进入5G时代,我们需要对普遍服务进行重新定义,即对任何人和物都要提供无地域质量资费歧视的、能够负担得起的连接服务。对于连接这种服务,我们不再区分人还是机器。任何人和物,任何物和物之间都具有了普遍连接的能力。
我们可以从四个角度对这种连接进行理解:
第一,对自然空间,我们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土地、河流、空气、植物、动物等,都会具备连接的能力。
第二,对物理空间,我们人类社会制造的建筑、道路、房屋、城市、机器等各种物理部件,都会具备连接能力。
第三,对社会空间,我们人类社会用于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及资源、交通规则、教育资源、社会管理、安防监控、法律规则、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商业服务等将以各种智能体出现,并具备连接能力,以解决多个智能体的社会协同问题。比如,城市大脑与城市各行业的运行协调,实现城市的精细化治理和高效率运行。以交通为例,通过把交通规则和道路、车辆、人进行汇聚,建立交通大脑,用于调节人、车、道路之间的关系,这显然需要普遍的连接。
第四,对经济空间,原材料、设备、工厂、企业、商场都会变成一个个智能体,具备连接能力。这种连接能力能够为产品的生产制造、销售和服务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和运营能力。从产业协同角度来看,政府对产业的管理,企业在产业链中上下游的协同都会因为这种连接的存在而极大地提高价值效率和降低成本。
从可以智能化的实体对象来看,任何设备企业服务组织都可以变成一个独立的智能体,那么这些智能体之间都可以通过5G实现普遍连接。
这就是5G给我们带来的,所谓的连接无所不在的基本场景。
构建5G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资源,二是能力。打造平台是5G时代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方式。关于平台战略,以及打造平台的具体方式,陈威如教授在其《平台战略》中已经做了非常详细的解读。
对企业来说,5G构建平台有以下五个选项:
一是打造交易型平台。也就是一个行业里连接供需双方提供资源交换的平台。比如国内的一些工业互联网平台就提供了在工业领域进行工厂资源能力共享的功能模块。这些平台主要是汇聚行业闲置的、富余的生产能力资源和汇聚行业生产需求,实现行业技术生产资源的共享与交易。
二是打造数据服务平台。利用5G提供的连接计算能力在特定行业或者细分领域实现对某类设备的数据汇聚,数据汇聚之后,平台可以基于汇聚的数据构建数据服务。这种数据平台具有行业基础设施的性质,其价值取决于数据类型及规模,以及数据的实时性和安全性。
三是打造行业能力平台。所谓行业能力平台,是指融合了行业对于连接计算智能的需求与行业知识,这种知识在行业里具有共性的需求,从而形成的一个平台。我们以安防为例,新的安防平台应该具有融入视频的采集传输以及按照安防场景对采集后的视频进行规则化处理的能力。
四是行业连接平台。企业可以依据自身对于行业的理解,基于5G网络构建云网一体化连接服务平台。其基本模式是:5G连接能力+云计算能力+行业连接工具+具备行业属性的连接服务。例如在工业场景中,提供工厂间的特殊安全连接服务,党政客户的安全大容量数据保密通信服务。
五是行业服务平台。直接基于5G的特性,面向行业客户构建行业应用服务平台。其基本模式是利用5G对现有行业应用进行升级和迭代,通过服务的云化,或者对现有云服务叠加5G能力、人工智能能力、大数据能力、实时安全通信能力、专网能力,打造新的行业应用服务平台。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的会议上,强调要加快推进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5G是新基建的首要领域。
提到5G,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速度快。确实,5G的最高速度可以达到4G的100倍。实际上,5G的应用场景比我们所想象的要丰富得多。随着5G的普及,我们也逐渐感受到了这一点,比如VR、自动驾驶、智能家居等。可以预见的是,5G的到来和普及会影响和改变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欢迎大家留言,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