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青年报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首场智慧体育高峰论坛活动9月2日在闵行区举行。论坛上,上海马桥人工智能试验区城市设计及“未来之舟”AI+体育主题公园规划方案发布。
位于闵行区的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汇集了全球先进的城市理念和科技元素,正在千年冈身之上,全力建设“智生产、智生活、智生态”集于一体的的未来之城。作为“智生态”核心一环,试验区在北部应用综合实践区,规划了占地64公顷的上海“未来之舟”公园。公园以“AI+青训”为主题,是上海“十四五”重点建设的五大公园之一,建成后将成为北区“双核双轴、四廊五组团”中两核之一的生态绿核。
在稍后的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政策发布会上,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公司总经理赵莉莉在发言中表示,试验区作为上海市政府批准设立并重点打造的有全球示范效应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应用示范、制度供给和人才聚集高地,主要有五大优势:
一是净地空间广阔。试验区规划面积15.7平方公里,目前有可出让或盘活产业用地超3000亩,可承载载体空间超100万平方米,是上海市域内面积最大、可盘活土地最多、可打造应用场景最全的特色产业园区。
二是产业生态完备。在综合考虑园区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的基础上,结合全市乃至国家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试验区确立了“4+2”产业体系,重点发展智能运载系统、智能机器人、智能感知系统、智能新硬件系统等“四智”产业,加快构建和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特色产业集群。目前已集聚了达闼机器人、福洛德双态逻辑变速器、紫光芯片设计产业互联网平台等100余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正逐渐成为人工智能研发和产业化的重点承接地和示范基地。
三是科创资源丰富。试验区位于上海南部科创中心核心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南向拓展带入口,毗邻上海交大、华师大、零号湾等知名高校和创新园区,周边现有国家级研发机构22家,市级研发机构122家,外资研发机构42家,这些都为试验区提供了丰厚的科创资源。试验区正在搭建以上海工业智能中心为代表的的一批开放创新服务平台,全力推动人工智能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打造具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策源地。
四是产城融合智慧。试验区未来的发展愿景将汇集全球先进的城市发展理念和科技元素,将打造成为以人为中心、以 AI 科技为支撑的未来智慧城市样板。依托这里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等前沿产业和政策优势,充分利用商业、办公、住宅等各类建设用地,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构建万物互联、泛在融合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围绕“智慧+产业经济”“智慧+民生服务”“智慧+城市运行”,拓展人工智能全景式融合应用场景,用人工智能产业赋能各行各业。
五是生态环境优良。试验区地处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地,绿色是试验区最亮的底色。未来,试验区发挥生态本底优势,以面积超过64万平方米的上海未来之舟公园为核心,延伸四条城市绿廊,搭建城景交融、“出门入园、推门见绿”的五级公园体系。围绕“未来之舟”公园和核心水系,构建的城市蓝绿生态网络,将占整个试验区近1/3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