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圣诞节早晨的纳什维尔市爆炸案,震撼了整个美国,令许多美国民众过了一个胆战心惊的圣诞节。几天过后的纳什维尔市爆炸现场,仍旧是一片焦土,遍地碎石瓦砾,经过警方的DNA排查,关于这起爆炸的嫌犯已有眉目。
爆炸发生后,美国多个联邦执法机构纷纷介入,至少250多名联邦探员及其他执法人员参与了相关调查,63岁的田纳西州男子安东尼-奎恩-华纳,被正式认定为这场惊人爆炸案的幕后嫌疑人。
现场"房车炸弹"中华纳的残骸可以证实其身份,调查人员在现场收集到的DNA证据显示,华纳似乎是"独狼作案",当局没有找到其他嫌疑犯,这起爆炸案为华纳一手炮制。
人虽然确定了,但华纳的作案动机却是个谜团。据多家美媒报道,该嫌疑人长期独居、性格孤僻,多年来无正当职业,是一名"自由IT工作者"。
关于华纳的个人生活更是疑点重重,邻居反应华纳甚至不是注册选民,他在房屋附近竖起了冷冰冰的"禁止闯入"牌子,但却对充物非常爱护,据邻居称他曾经在自己的房屋前铺设坡道,方便自己养的老狗出入。
无论是出于职业特性还是邻居的描绘,这名63岁的嫌疑人似乎都是一个非常避世的人,简单就能联想到华纳的生活与外界交集不大,多数时间他应该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这样一个人究竟为什么要去搞"自杀式袭击"呢?
当地时间27日,美国媒体援引联邦探员的消息,对华纳的动机有了初步猜测,结果有些令人大跌眼镜,爆炸的动机疑似与"5G"有关。据一名接受询问的房地产经纪人透露,警方的话是"对5G技术有偏执"。
随后,一名消息人士向美媒证实,联邦特工们的调查显示,华纳本人对5G被用来"监视美国人"感到偏执,联系他的职业"自由IT工作者",这一令人难以置信的动机似乎具备了可能性。
而且纳什维尔爆炸发生的前后,其实都留下了重重疑点。华纳的房车炸弹所停留的地点,刚好在美国电信巨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数据传输中心附近,随后的爆炸完全损坏了该建筑,导致田纳西州以及肯塔基州和阿拉巴马州北部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服务都被摧毁。
不仅如此,爆炸还摧毁了数十个911紧急呼叫中心和接地飞机,迫使各州系统紧急启用备用基础架构运行。不难发现这次爆炸的目的,似乎正是为了摧毁电信系统,与调查中华纳认为"5G监视美国人"隐隐相契合。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惊人的大爆炸仅仅致使了3人受伤,原因在于房车炸弹爆炸前十几分钟,这辆房车就开始主动发出"倒计时"警报,警方这才及时疏散了人群和住户。可以据此推测背后嫌疑人的目的,似乎并不是伤害人群,这为华纳的反"5G"动机,再添例证。
事实上,美国的"5G阴谋论"早就不新鲜,近些年5G开始普及以来,美国人似乎就对5G充满敌意。纵观美媒今年的报道,"5G基站被人放火"、"口罩可以接收5G信号控制人类"等等说法从来就没断过。
如今,美国人华纳用疯狂的"自杀式袭击"反抗5G,也就不那么难以理解了。但这些阴谋论的背后,更大的阴影却是美国政府。
本次被华纳炸毁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就与"棱镜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后者正是美国监控世界的有力证据。美国政府自己做着不干净的事,又怎么能怪美国人不信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