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DAO的研究 >  正文
AI新闻时代到来 媒体接入AIGC究竟是喜是忧?
发布日期:2023-02-17
随着ChatGPT的横空出世与爆火出圈, AIGC(即人工智能生成内容)逐渐引发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与各行各业的应用热潮。

2月14日,30余家媒体宣布接入中国版ChatGPT——百度“文心一言”。此外,据彭博社报道,美国数字媒体巨头BuzzFeed已发布使用人工智能(AI)作答的测试栏目quizzes,正尝试利用AI生成内容实现盈利。种种大动作表明,媒体接入AIGC工具或将成为新一轮的变革热潮。这是否意味着AI新闻时代的到来?媒体接入AIGC工具的趋势究竟是喜是忧?

AI新闻时代到来 媒体接入AIGC究竟是喜是忧?

AIGC将如何影响传媒行业?
媒体接入AIGC工具成热潮

2月14日,上海报业集团旗下澎湃新闻、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旗下上游新闻、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每日经济新闻等多家媒体平台宣布接入百度“文心一言”(ERNIE Bot,是百度基于文心大模型技术推出的生成式对话产品,目前仍处于内测阶段),成为生态合作伙伴。

AI新闻时代到来 媒体接入AIGC究竟是喜是忧?

早在今年1月,美国数字媒体巨头Buzzfeed就宣布使用OpenAI公司提供的AI技术来协助创作个性化内容。

AIGC(AI-Generated Content,人工智能生产内容),是借助人工智能算法和训练的数据,来创造性生成内容的技术。AIGC代表AI技术发展的新趋势,过去传统人工智能偏向分析能力,而现在人工智能正在生成新内容,通过大量的训练数据和生成算法模型,自动生成文本、图片、音乐、视频、3D 交互内容等各种形式的内容。AI绘画、AI写作、AI对话、AI播客、AI搜索引擎等都属于AIGC的分支。

AI新闻时代到来 媒体接入AIGC究竟是喜是忧?

媒体纷纷接入AIGC工具为哪般?

AIGC正在加速成为AI领域的商业新边界,带来内容创作的变革,如智能数字内容孪生能力、智能数字内容编辑能力、智能数字内容传作能力。据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向安玲老师的研究,在众多AIGC应用领域中,传媒行业最为吸睛。

目前来看,AIGC工具可以辅助记者在进行主题策划、内容采写等方面提供内容布局、信息收集方面的帮助。

与数字虚拟人技术、智能语音合成技术组合,可以形成人机自然交互的应用。

与AIGC的绘图、视频、编剧等技术结合,可以形成内容创作的新方法。

在新媒体平台挂接这类内容创作技术平台,面向网络用户举办内容创作活动,既能普及人工智能技术、激发用户创作激情,又可促进新媒体平台对用户的吸引。

事实上在传媒领域,对AI工具的应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采写智能机器人已经走进数字新闻报道的殿堂,其快速写作能力引人注目。

AI新闻时代到来 媒体接入AIGC究竟是喜是忧?

美联社采用新闻写作软件,自动报道公司业绩,大大减少记者的工作量;

腾讯财经开发的自动化写作机器人,根据算法在第一时间自动生成稿件,瞬时输出分析和研判,一分钟内将重要资讯和解读送达给移动用户;

2018年全国两会,新华社推出的智能神器“媒体大脑”,从5亿网页中梳理出全国两会舆情热词,15秒生产发布了全球首条关于两会内容的MGC(机器生产内容)视频新闻。

AI新闻时代到来 媒体接入AIGC究竟是喜是忧?

AIGC将给传媒行业带来哪些变革?

AI聊天机器人ChatGPT等AIGC工具的广泛应用,极大解放了生产力,尤其是在媒体行业,多模态的媒体内容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容易被生产和传播。

在过去,多模态媒体内容的制作成本相对较高,而且对创作者的媒介素养和专业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但是,随着AIGC工具出现和使用,我们发现,视频产品竟然只需要输入几行文字即可生成,甚至创作风格、创意也可以“迁移”,高质量、多模态的媒体内容生成的成本几乎为零。此外,从新闻生产流程上来看,AIGC可以配图、可以撰稿、可以互动、可以搜索。毫无疑问,AIGC工具对提高媒体生产力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AI新闻时代到来 媒体接入AIGC究竟是喜是忧?

此外,AIGC有望带来数字营销、内容生产的价值重估,推动传媒向智媒转变。人机协同生产可以推动媒体融合,如智能新闻写作,提升新闻资讯的时效;智能视频剪辑,提升视频内容的价值,如AI合成主播(冬奥会手语播报数字人)。内容构建上,从支持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运营服务)化平台工具构建向智能化生产探索,并带来新的视觉化、互动化体验, 实现推动传媒向智媒转变。

如ChatGPT可以创建语言模型驱动的聊天机器人,改变传统的媒体业务模式,研发全新的内容产品和交互体验。新华社客户端曾试水新闻智能语音机器人“小新”,回应“全国两会有什么重大新闻”“明天天气怎么样”“我要订去上海的机票”等用户指令。央广“中国之声”与央广传媒也曾联合推出“下文”App,希望打造“聊天新闻”给用户以优质的即时新闻互动体验。伴随智能聊天程序的成熟,聊天式新闻产品潜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AI新闻时代到来 媒体接入AIGC究竟是喜是忧?

挑战与应对

不过,在日常的新闻生产中,智能新闻采写的应用还并不算普遍,AI能为新闻生产做的事情还很有限。

对于传媒领域,接入AIGC工具究竟意味着什么?是危险的替代者还是提升效率的工具,抑或是“机械复制的搬运工”?这一问题也值得进一步深究。

AI新闻时代到来 媒体接入AIGC究竟是喜是忧?

AIGC工具并非万能

以现下爆火的ChatGPT为例。根据中国信通院对ChatGPT的测试结果来看,ChatGPT在开放域内容创作上表现较好,但在命题写作、摘要生成等约束条件下生成能力仍有不足。“可以看出,当前ChatGPT仅仅能代替一些开发类的文案协作,如果增加一些限定条件,那么其性能就会较大幅度的下降。所以短期内,它是无法代替具有高要求,高限定场景下的写作需求的。”中国信通院云大所人工智能部副主任曹峰表示。

此外,美国数字媒体巨头BuzzFeed的员工发现接入的AI工具只囊括了截至2021年6月的信息,于是他们对测试问题进行了调整。据BuzzFeed网站执行董事杰斯·普罗布斯(Jess Probus)介绍,虽然AI已经可以根据读者的输入内容生成连贯的句子,但目前这些机器人有一项很大的缺陷,没有人类的协作时它会缺乏幽默感。

人们逐渐发现,如ChatGPT这一类的AIGC工具并非万能,也不总是正确的。业内人士提出,AIGC目前在内容质量、投入成本、隐私规范、版权归属等方面仍存诸多问题。

AI新闻时代到来 媒体接入AIGC究竟是喜是忧?

存在传播错误信息的风险

《纽约时报》报道称,美国新闻可信度评估与研究机构NewsGuard对ChatGPT进行了测试,研究人员向它提出充满阴谋论和虚假叙述的问题,结果它以新闻、散文和电视脚本的形式写出了文章,在几秒钟内编成大量令人信服的、干净的而毫无信源的内容。研究人员预测,对于虚假信息传播者来说,生成技术可以使虚假信息成本更低廉、更容易产生。

可见,ChatGPT可能引发的假新闻等伦理风险十分值得警惕。ChatGPT输出的内容是训练数据的反映,错误的信息源和数据可能导致错误的内容,ChatGPT成为假新闻之源令人担忧。据外媒报道,近期CNET、《男性杂志》等媒体都在被迫修正人工智能写作文章中出现的错误。对此,普罗布斯曾表示,如果没有经过编辑的审阅,BuzzFeed不会发布AI生成的文章。

因此,媒体必须意识到使用AIGC工具的风险,采取措施确保发布内容准确可靠,并与自身的编辑准则保持一致。

AI新闻时代到来 媒体接入AIGC究竟是喜是忧?

风险该如何应对?

政府部门、立法和监管机构是应对AIGC技术给传媒领域带来的挑战的关键性主体

欧盟在过去三年中连续推出了三项法案,来应对信息传播领域出现的假新闻和舆论操纵的冲击。2020年12月,欧盟颁布了《数字服务法》(Digital Services Act),重点用于防止虚假信息的生成和传播。2021年4月,欧盟拟定了新的《人工智能法案》(AI Act),对人工智能在信息传播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严格规定,包括“禁止人工智能以操纵人类行为、意见或决定的方式设计或使用,使人的行为、意见或决定符合制定者的意愿”;禁止人工智能“利用已有信息对人的行为进行预测,以便针对他们的特点或特殊情况影响其选择”。2021年11月,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提交了关于政治广告透明度监管的提案,用于规范政治传播领域的信息和舆论操纵。

面对AIGC工具给传媒业发展带来的挑战,从事人工智能研发的科技企业应当承担起治理责任,不断研发新的技术工具来消除人工智能介入新闻传播所产生的乱象。例如,Facebook AI会通过信息来源来定位包含错误信息的文章。如果某个页面或网站过去曾分享过虚假内容,Facebook AI会预测该平台有可能再次发布虚假信息,并加大对该平台的关注。英国伦敦的一家AI技术公司(Factmata)也在训练其聊天机器人识别政治偏见内容、虚假内容和仇恨言论。

AI新闻时代到来 媒体接入AIGC究竟是喜是忧?

另外,以ChatGPT为代表的AIGC工具之所以能造成虚假信息传播和舆论操控,其主要原因在于用户难以识别其所接触到的内容为人工生成还是AI生成。当前,其开发商OpenAI公司研发了一种水印工具,服务于ChatGPT生成内容的识别。此类工具将统计模式、代码嵌入到单词甚至标点符号中,系统可以检测出某些内容是否由AI生成。这种方式使得公众能更加直观地识别聊天机器人生成内容和人工内容的区别,避免深度造假的兴起和传播。

责编:方钰洁
监制:李红梅

文章参考:

1.《效率工具or机械复制?媒体接入AIGC靠谱吗?》《青年记者》杂志

2.《AIGC将如何影响传媒行业》华鑫证券研究所

3.《媒体纷纷宣发接入人工智能产品“文心一言”为哪般?》 大众日报

4.《AI新闻时代到来?30余家媒体宣布接入百度“文心一言”》 新京报传媒研究

5.《数字媒体怎么用ChatGPT赚钱?Buzzfeed推了款收费的测试产品》澎湃新闻

6.《聊天机器人与新闻传播的全链条再造》《青年记者》杂志

7.《火爆全球的ChatGPT如何影响传媒业》《青年记者》杂志

AI新闻时代到来 媒体接入AIGC究竟是喜是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