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州日报
转自:广州日报客户端
无人机图像实时AI识别技术已成为无人码头的“眼、手、脑”;帮助金融机构快速训练OCR识别模型,解决金融领域的证件/票据等定制化识别的需求;打造有竞争力的病理数据库及算力生态解决方案,让筛查效果更精准……近日,由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广州市科学技术局指导,广州无线电集团主办,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承办的“算力赋能,智慧羊城”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活动让我们走进广州智算赋能的标杆案例,感受到当前算力在行业和研发领域的多样化应用,见证算力赋予羊城智慧化新成果。
加速发力 抢占“人工智能”新高地
人工智能作为关键新型信息基础设施,被视为拉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也被行业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内核。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在传统产业改造、新兴产业等方面有着重要促进作用。
人工智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广州作为工信部批复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和科技部批复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为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构筑广东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新优势,加快将广东省打造成为国际先进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战略新高地,依据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和科学技术厅联合印发的《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广州市发布了《广州市人工智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 年)》等文件进行工作部署。
据悉,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自2022年6月8日正式挂牌启动,于同年9月15日建设完成。一期投资人民币5.09亿元,基于昇腾AI国产化人工智能计算平台,对外提供99P规模的AI算力服务,为广州市智能经济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底层支撑,形成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核心能力。
“广州公共算力中心围绕人工智能产业五大要素:场景、数据、算力、算法、应用,构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服务体系,打造五大赋能平台。”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主任梁添才表示,广州公共算力中心围绕人工智能产业五大要素:场景、数据、算力、算法、应用,构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服务体系,打造五大赋能平台;算力服务平台、应用创新孵化平台、产业融合赋能平台、科研合作平台、人才培养平台,通过多个平台、多维度赋能和服务人工智能企事业单位,集聚企业、人才、技术、政策、资本等产业生态资源,从而为整个产业构建扁平化的产业共生价值网,这可以实现与人工智能生态伙伴实现合作共赢。
算力中心如何赋能行业?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技术总监朱勇通俗表示,该算力中心提供的是基础算力设施,对于人工智能来说,它是一个场景化的应用,在算力的基础上,它还需要提供算法、相关的应用才能针对行业进行赋能,“所以但在这个过程中,算力中心的成立主要核心是让算法提供商或者是最终的客户能够用得上算力,用得起,并且用得好。”
华为广东产业发展与生态部总经理阁刚透露,在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建设过程中,华为秉承“硬件开放、软件开源、使能伙伴、培养人才”的理念,一是提供先进的全栈解决方案;二是利用华为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技术能力,为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提供运营支持。
目前该平台正在加速发展,赋能千行百业。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已对接150+企业,赋能广州11条重点产业链,其中45%的企业为“专精特新”,为给50多家企业和高校培训了170多名人工智能领域高级人才,逐步构筑起“政产学研用”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服务体系。
赋能千行百业 未来算力会像水电一样随处可见
在智慧农业方面,基于昇思MindSpore AI框架、结合昇腾AI硬件和华为云服务等,大大降低了技术开发的成本,极飞科技在数字化农业管理的全面感知、智能决策和精准执行等多个方向发力,推进数字农业产业化应用。截至2022年12月31日,极飞研发专利授权总数达2141件,在运营的农业无人化设备数量约11万台,累计为农民提供无人化生产服务1.94亿人次,农田作业面积达14.5亿亩次。
在智慧城市方面,基于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提供的软硬件服务支持,云从科技在计算机视觉算法的基础上,共同开发的云图金融票据智能训练应用系统解决方案。帮助金融机构快速训练OCR识别模型,解决金融领域的证件/票据等定制化识别的需求。该应用最快2天即可训练出OCR识别模型,迅速用于实际产线环境,识别准确率高,极大提高效率,并节省成本。
在智慧码头方面,全球首个江海铁多式联运全自动化码头——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码头,由广州知行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开发的无人机图像实时AI识别技术已成为无人码头的“眼、手、脑”,为码头的无人化和智能化提供了系统化感知与决策底座。
人工智能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不止于当下,更关乎于未来,不止于产业本身,更关乎于千行百业和全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业内人士坦言,在未来,“看不见摸不着”的算力会像水电一样成为公共品,随处可见。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张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