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不问赶路人:华为全球技术服务人的故事》
田涛 主编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直到现在,拉萨办事处负责无线网络维护和优化的工程师张永,还是会经常想起一年前的那一天。
2020年4月15日,站在海拔5300米的珠穆朗玛峰(以下简称“珠峰”)大本营,5G基站信号调通,他迫不及待地拿出测试设备测速。
下行1.66Gbps(千兆比特每秒),上行215Mbps(兆比特每秒)!
远远超出预期。
风很大很大,吹在脸上有点疼,但看着设备上跳动的数字,已经开通过不知道多少个基站的张永,第一次激动得拿起手机拍摄下了当时的珠峰模样。
他说,这一切就像做梦一样。2008年10月,张永加入华为,三次进藏,2013年在拉萨远程支撑同事在珠峰开通4G。那时的他从不曾想到,有一天他能登上珠峰大本营,目睹5G基站开通的那一刻。
这一切,还得从三月说起。
一个突然而至的任务
“要在珠峰开5G基站?”
“什么?信号要覆盖珠峰峰顶!”
“要做视频直播回传,需要很大的带宽吧?”
“时间这么紧,会不会太难了?”
……
2020年3月3日,拉萨,一个普通的工作日,张永和同事来到中国移动西藏公司,与客户进行日常的业务交流。突然,客户网络优化中心的负责人老李说:“5月,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要重测珠峰,还要进行5G直播,我们公司要协助做好通信保障的支撑工作……”
任务来得很突然,会议室里炸开了锅,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2007年,中国移动公司联合华为在珠峰6500米开通了2G站点,一年后珠峰上的奥运圣火现场图片通过网络传向全世界;2013年,中国移动公司联合华为再次在珠峰5300米大本营开通了4G网络。
可七年后的2020年,不仅仅是要在珠峰开通5G,5G信号还要上到峰顶,满足测量需要和现场直播要求,这难度系数实在太大了!
尽管非常难,可张永转念一想,华为的5G技术在业界领先,客户选择华为为项目整体解决方案及主要设备提供商,“如果我们都做不成,那还有团队做得成吗?”
带着这样的底气,3月12日下午3点,远在北京的中国地区部专家陈瑞群、苑志勇,移动系统部交付部长王文征和产品经理李作舟,拉萨办事处交付业务部部长王波,网络保障与技术部张勇和张永,几个人与客户一起对齐项目的基本信息,围绕业务体验需求,开始尝试梳理网络建设方案。
在哪里建站才能确保信号覆盖到峰顶?如何运输设备?如何保障电力供应?如何铺设光缆?如何扩容传输带宽?如何保障运营?这些问题一一摆在了他们面前。
改了近十版的站点方案
5G上珠峰,首先要做的是站点规划方案。
从位于海拔5300米处的珠峰大本营到峰顶的沿途营地,主要有位于海拔5800米处的过渡营、6500米处的前进营、7028米处的北坳营、7790米处的营地、8300米处的突击营,然后攀过最后三个台阶,才能到达峰顶。
团队分析,从海拔5300米珠峰大本营到峰顶的直线距离是20公里,理论上基站可以发射5G信号到峰顶,但在峰顶要回传信号就非常难了;而海拔5800米的过渡营有山体阻隔,看不到峰顶,从这个位置向峰顶发射信号很难接收;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距离峰顶5.6公里,并且能看到峰顶,理论上来说,可以实现5G基站和终端的相互通信。
经过讨论,考虑信号的稳定性和视频直播需要的带宽,大家认为,最好的办法是采用阶梯海拔网络建设方案:从珠峰大本营到峰顶的沿途,主要有海拔5300米、5800米和6500米三处营地,通过独立组网+非独立组网的形式布放5个5G基站,实现珠峰沿线的5G信号覆盖,并最终通过在海拔6500米处的5G基站,使信号覆盖到珠峰顶端;同时,提供千兆宽带和专线接入。
有了初步的站址规划,西藏办事处交付团队也立即邀请我司的站点规划专家和网络性能专家远程参与珠峰站点的覆盖仿真和链路预算评审。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团队在拉萨北部的一片山地,拿好测试设备,进行技术验证,从5.6公里外向斜上方发送信号,确保在高寒、低压低温、大风等极端环境下设备能平稳运行。历经十余次的试验后,终于测试到可以满足沿途和珠峰顶的信号覆盖以及业务需求,这也让团队心中暂时有了底。
接下来是怎么建的问题。团队盘算了一下,在这几个海拔点建设基站,需要的主设备、传输设备、配套物资和光缆,还有登山装备等,加起来大概需要8吨的物资。
团队不断打磨站点规划,完善建设方案的细节,同时也着力解决设备运输、电力供应、光缆铺设、传输带宽扩容等一系列难题。就这样,在修改了近十个版本后,方案总算是成形了。
与此同时,通过与国家高程测量队、新华通讯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单位沟通,客户对5G业务使用的需求也越来越清晰,团队也做了一份业务使用的指导方案,保证在业务的使用过程中语音和数据流量不会超过网络的承载能力。
▲珠峰远征军
力求万无一失的准备
时间来到3月下旬,接下来便是基站建设的筹备工作了。所有的事项包括规避不可预知的风险,都要考虑周全,尽量做到万无一失。
8吨物资怎么运上山?进入珠峰大本营之后,再往上走没有路,运输车无法行驶,加上超高海拔,直升机也无法空投物资,想要将设备运输到海拔5800米和6500米两处站点,除了人背肩扛,高原上常见的“汽车替代品”——牦牛队也要派上用场了。
团队聘请了专门为登山者提供帮助的当地向导队伍,他们不仅登山经验丰富,还有牦牛队,负责为登山者提供安全保障和物资搬运服务。
但开通站点需要专业的工程师,谁去建站呢?在高海拔地区,含氧量仅为平原的一半,甚至更低,加上极寒,哪怕是走100米都异常困难。而客户和华为的技术工程师们,多来自内地,只有少数是藏族人,即便身体素质好,但也没爬过珠峰,如何保障大家的安全?我们和客户、合作方一道,组建了一个近200人的施工队和督导队,并且到日喀则一个国际顶尖的登山学校进行系统培训,旨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高效完成基站建设任务。登山学校筛选出十几个身体素质较好的年轻人,进行体能、应急和心理等训练,事后证明他们在海拔5800米和6500米的开站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4月上旬,中国移动西藏公司和华为联合出具了一套详尽的实施方案。方案规定了3个站址5G开通的时间节点。进度一点点向前推进,张永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自己能参与这样重大的项目很是荣耀,紧张的是在峰顶能否顺利开展业务,这才是对华为交付团队的真正考验,因为还没有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在如此高海拔地区进行5G网络测试验证。
▲运输物资设备的牦牛队
海拔5300米,我们来了!
4月13日,珠穆朗玛峰迎来了2020年最为热闹的一天。
8吨物资、上百人的施工队伍以及几十头驮运牦牛抵达珠峰大本营,张永也在随行的队伍中。早晨的大本营在喇嘛祭山的诵经声里显得格外神圣庄严,随着诵经声的结束,珠峰5G项目就此拉开序幕。
张永断断续续在西藏工作有几年了,这却是他第一次与珠峰如此亲密接触。在普通人眼中珠峰颇具神秘色彩,一路上野兔、雪鸡、岩羊随处可见,连绵起伏的雪山,似乎触手可及的天空,他感觉只有置身此处,才能真正体会珠峰的雄伟壮丽。他迫不及待拿出手机一顿狂拍,等回过神来,双手已经冻僵,寒风吹得耳朵和脸开始失去知觉,缺氧更让他呼吸急促,眼睛也因为曝光过度而眯成了一条缝。这是美丽珠峰的另一面,冷风呼啸,极寒缺氧,高原反应强烈。
可就算身体再不好受,工程进度也不能耽误。扛设备、拉线缆,很快,大伙在海拔5300米处开始忙碌起来。安装、调试,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
由于大本营住宿空间有限,只能供几名一线施工人员住,每天工作结束后,大部分人员都要撤回到50分钟车程以外、珠峰山脚下扎西宗乡的旅馆里。白天在大本营吃方便面、啃饼干和速食食品,晚上回到旅馆后,基本是晚上八九点了,大伙会和客户的工程师一起到路边的川菜馆美美地吃上一顿,算是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候了。
说是旅馆,其实就是一个石头房子里三人间的大通铺,吃喝都有,但睡觉谁也不敢脱衣服。张永在晚上睡觉时常常突然坐起来,因为缺氧,严重的窒息感似乎勒紧了脖子,压迫得喘不过气来,他必须强迫自己保持清醒。
就这样工作几天后,4月15日,华为顺利完成大本营的5G站点的开通。
下行1.66Gbps,上行215Mbps!
这行数据犹如跳动的音符一般,昭告世界:第一个5G基站在珠峰海拔5300米处开通了,第一个难关攻克了!张永望着大本营里忙碌的登山者和远处静默的珠峰顶,眼角不由得有点湿润,一时间竟不知道和谁来分享自己的喜悦。
后来,他拿出手机给远在成都的妻儿拨通了微信视频。在此之前,他并没有告诉他们他来珠峰,更没有告诉他们自己已经快一周没有洗澡洗头换衣服、头疼得几天几夜睡不着觉……
▲5G信号覆盖海拔5300米处的珠峰大本营
出发,挺进海拔5800米!
4月16日,9名在日喀则登山学校接受了两周特训的年轻人——工程督导李奎、罗桑和客户方的工程师拉平等人,还有团队找的向导以及由40多头牦牛组成的珠峰“远征军”,向海拔5800米和6500米处的站点预设地挺进。张永等人则留守大本营,支撑后续的开通工作。
队伍分两批出发,工程督导和工程师带着较轻的装备先行上山,而牦牛队则驮着8吨物资晚两个小时出发。
晚上11点左右,“远征军”先头部队终于穿过风雪抵达海拔5800米处的过渡营。星星格外明亮,所有人都筋疲力尽,倒在碎石坡上歇息,空旷的山谷里只有大家的喘气声。大伙在等着牦牛队抵达,可左等右等也没有等来牦牛队的铃铛声。没有物资,大家只能在唯一的帐篷——营地的厨房里挤了一宿。零下30多度,冷、困、累袭来,为了保暖,大伙紧挨着坐在一起。李奎后来回忆道:“挤在一起还是很冷,基本上大家一夜都没睡觉,就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熬过来的。”
直到第二天中午,牦牛队才“姗姗来迟”。这一晚的急行军让牦牛们也异常辛苦。一头牦牛一般只能驮运40公斤的物资,而铺设的通信光纤一般是2000米长、总重500公斤。光纤不能被截断,只能分成一卷一卷运上去。运输光纤还不是最困难的,最困难的是运输发电机——有一头牦牛不小心将发电机摔在了雪地上。
大家赶紧缷货,齐心协力把过渡营和前进营的货物分开,完成了第一项作业。山上的风刺骨,雪下得很大,直到4月18日清晨,风才小了一些,雪花也停止了飘落,施工队才开始工作:连接光缆,竖立抱杆,调试发动机,爬上抱杆,安装设备,调试基站。而由李奎、罗桑、旦增桑杰和旦增曲珠4人组成的小分队则向海拔6500米处的前进营进发。
由于极度寒冷,原本平时只需一两个小时就能完成的基站安装变得十分艰难。就拧螺丝这一项,戴着厚厚的保暖手套不太方便,有时只能徒手安装。有些设备附着雪花和水汽结成的冰,手一碰触到设备就粘在上面,一不留神手上的皮肤就会被撕裂……零下几十度,安装工程师们的手在寒风中不停地抖动。经过四五个小时的作业,基站安装终于完成。
装完后的基站还要调试。守在珠峰大本营的张永只能采用“云”测试手段,委托客户方的工程师拉平在现场帮忙测试。
测试下行峰值速率为1.55Gbps,上行峰值速率170Mbps!
4月19日15时30分,当张永从对讲机里听到拉平兴奋地说“开通了”的那一刻,他又放下了一块大石头:又完成一个!
同一天,王波和张勇与客户老李等一行人也抵达珠峰大本营,与张永等人开始协调海拔6500米处基站建设的物资搬运和基站开通工作,他们还给张永带来了防寒衣物和保障物资。
然而,海拔6500米处的两个5G基站的建设是最困难也最让人揪心的。
▲物资设备运抵海拔5300米处的珠峰大本营
一波三折:海拔6500米的5G开通
海拔5800米过渡营到6500米前进营,距离近9公里,一路都是冰塔林,有一段行程几乎被冰川覆盖,冰川之间有裂隙,行走要格外小心,稍有不慎便会摔下去。高强度行走,使大家的体力急剧下降,“所有的内脏像是要崩开一样”,大家事后调侃道,可当时只好手拉手、小心翼翼地前行。
艰难抵达海拔6500米处营地后,稍做休整,大伙就开始忙碌起来。在贵州长大的李奎进藏才一年,虽然通过了登山学校的培训,但也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头痛到甚至连利索的回头都做不到,只能请求向导和几位藏族同事一起帮忙安装。在寒风中,他们合力竖起抱杆,艰难拧好每一颗螺丝,费尽全力拉好每一根天线。最困难的是基站的固定,山风剧烈,基站信号发射源角度稍微偏一点,就会导致峰顶无法覆盖5G信号。大家一遍遍调整,终于在4月20日完成了从选址到基站的基础建设。
团队最开始定的计划是4月25日完成海拔6500米基站的开通。正当大伙满怀希望准备开始调试时,一个坏消息,让所有人都泄了气。
因为海拔高,发电机在极寒情况下功率不稳,设备无法正常运转,很快罢工,所有人想尽办法都没法让它重新启动。回到营地帐篷后,登山队工作人员关心地问李奎,什么时候开通5G、什么时候能上网。作为90后,李奎原本觉得上网是一件特别平常的事,但没想到在珠峰却变得如此艰难,但也正是因为艰难,反而更让他认识到作为通信人存在的价值。
李奎把消息反馈到大本营,王波、张勇、张永和客户经过反复讨论后,最终决定从日喀则紧急采购四台发电机送上海拔6500米处的站点,每两台发电机支持一个基站。
发电机运上来了,大家准备测试,没想到新的难题又来了。珠峰下起了暴雪,工程师们被迫从海拔6500米处撤下来,等待时机。
接连几天,天气依然糟糕,经常是上午还风和日丽,下午就刮起刺骨的寒风,还伴随鹅毛大雪。所有人唯一能做的事,只有等。
直到4月26日,终于迎来好天气,施工队再次向海拔6500米处冲锋!但就在完成所有安装、准备调试开通的时候,意外发生了:原本已经通过了测试验证的光缆出了问题,数据无法顺利回传。原定于28日开通的5G基站不得不延迟,在海拔5800米处和6500米处的工作人员不得不分段各自开始排查故障。
此时珠峰再次下起了大雪,这给排查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低温导致柴油发电机无法工作,没办法进行熔纤,工作人员不得不将设备搬到帐篷里靠近火炉的地方;戴着手套不方便操作,就脱下手套在零下十几度的环境里坚持操作。负重巡检和维护,大风肆虐,维护团队多次被迫停下来,躲在大石头后面休息。
经历过这些艰难的时刻,成功也就不远了。4月30日15时,随着最后一个光缆接头完成熔纤,所有施工人员都把期待的目光投向负责参数调测的拉平,大家攥紧拳头共同期待着基站开通的那一刻。
“通了,通了!下行1.31Gbps, 上行120Mbps!”
15时55分,拉平向队员们宣告了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并和大本营进行了现场视频通话。
接收到视频里传回的画面,大本营现场指挥部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大家互相击掌庆祝,纷纷挤到视频前和拉平打招呼。拉平虽然一脸疲惫,但笑容灿烂,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通讯社的视频工作组也加入庆祝的人群中,和华为、中国移动客户一起拍下照片和祝福视频,记录下这历史性一刻。这意味着,从大本营到峰顶的登山线路沿途,已经全覆盖4G/5G移动网络。
对现在的很多年轻人来说,上网好像是一件理所当然的轻松事儿,但恐怕只有通信人才能明白,每一个字节都要经过无数的基站,穿过长长的光缆,跨越山川河海,在城市如蛛网般街巷的地下小心穿行,才能到达眼前,变成实实在在的可视的文字和图像,而信号的传输却隐而不见。
对于工程的每个参与者而言,近两个月的日夜奔波,能有幸见证5G第一次在世界最高峰“闪耀”,这是一种怎样的荣光!自豪溢满心间,中国移动、华为人,做到了!
▲客户工程师拉平在海拔6500米处成功打通第一个视频电话
进击峰顶
5G基站的开通,只意味着5G网络覆盖了珠峰,对华为团队更大的考验是,如何保障新闻机构的5G网络视频顺畅直播,以及中国登山队在峰顶的5G电话演示,并将珠峰高程测量数据通过网络回传。
4月下旬,中国移动公司就增派了三名网络性能专家,华为移动系统部的李作舟和机器视觉项目组的同事赵鹏飞也来到了大本营,和登山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通讯社等单位的现场技术人员开始密切沟通,梳理他们的业务需求,帮助调测手机终端、5G背包等设备,提前做好业务测试和卡号的服务质量策略保障。
5月6日,登山队从大本营出发,计划是5月10日下午第一次登顶。5月9日,由于气温接近零下25度,用于调试的电脑无法开机和充电。焦头烂额之际,合作伙伴抱着电脑在睡袋里捂了一夜后,5月10日上午9点多电脑终于能开机,并在登山队第一次冲顶前完成了世界最高峰上的摄像机的开通。
然而,因为天气恶劣,登山队一直未能按计划冲顶。直到5月26日,第三次计划登顶的前一天,珠峰大本营突然下起鹅毛大雪,所有团队成员都不由地捏了一把汗,如果这一次错过窗口期,冲顶将变得更难。
到了晚上8点,积雪已经没过脚踝。团队和客户一起一遍遍检查确认直播及网络策略,反复模拟登顶保障的场景,中国移动西藏公司负责5G慢直播的女孩陈程提议:“大家辛苦了这么久,要不我们来场海拔最高的K歌比赛吧。放松放松,预祝明日保障成功!”“好啊!”大家异口同声。
“这些年,一个人,风也过,雨也走,有过泪,有过错,还记得坚持什么……朋友一生一起走……”随着周华健的《朋友》歌声响起,现场的同事们都暂时放下了手头的工作,纷纷站起来,拿起水杯、氧气瓶作为话筒,大声合唱,身在海拔5800米及6500米处保障的同事们也通过5G视频通话加入到歌唱中,为自己加油打气,沉闷的帐篷里气氛也逐渐热烈了起来。
在珠峰的一个多月时间,一起爬过雪山,一起巡检过基站,一起吸过氧气,一起啃过方便面,也一起为解决问题争吵过,大家早已成了同甘共苦、并肩战斗的战友。
5月27日凌晨4点,登山队员从海拔8300米处营地开始向峰顶攀登。大伙也陪同登山队队长王勇峰围坐在炉火前,等待着队员们的消息。
时间在一分一秒过去,对讲机里一片沉寂,只有信号干扰时偶尔传来“刺啦刺啦”的声音。到了早晨8点05分,登顶队员第一次报告,说他们已经到了第二台阶。此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正在通过华为摄像机的视频流进行全国直播,观众可以通过放大的镜头看到直播影像。
现场人员把大本营指挥部的帐篷围得水泄不通。10点30分,通过放大摄像机焦距,已经可以隐约看到两名登山队员正在尝试登顶,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11点3分,对讲机里响起熟悉的声音:“八名队员已经全部平安登顶!”听到这一消息,所有人热烈欢呼起来,随之而来的是四处飞溅的香槟。
然而,登顶后,工作并没有结束,因为5G直播的画面还没有出来。
后来才知道,因为峰顶能站的人数有限,好位置留给了测量队员,而西藏圣山的摄像阿旺占堆老师不得不站在靠下一点位置,但这样会面临山体对信号的严重遮挡。李作舟和阿旺老师沟通后,阿旺老师挪动到稍好一点的位置,其他成员则不间断监测后台的日志信息,根据连接时的信息反馈做网络优化调整。
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般漫长,那天帐篷内气温是零度,但李作舟分明能感觉到自己额头上流下的汗珠。终于,设备里传来了阿旺老师的声音:“现在有5G信号了,我开始直播,请准备接收。”10秒左右的验证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App上出现清晰、稳定的峰顶回传画面,李作舟一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老师们相拥而泣。
这是人类首次通过5G网络,直播珠峰登顶,让无数网友以前所未有的角度和方式,清晰、流畅地“看见”了世界最高峰。所有人无不震撼于珠峰的美,更震撼于这样“美的展现”!
2020年是人类首次成功从北坡登顶珠峰60周年,也是中国首次精确测定并公布珠峰高程的45周年。华为帮助中国移动这个客户开通了5G,这有助于测量信号的实时开通,为珠峰高程测量提供通信保障,也验证了超高海拔地区5G信号覆盖的可能性,在持续高风速下5G信号的稳定性,在条件恶劣地区通过简易设备传输视频信号的可能性。正如任总在一次采访中所说:“华为公司价值体系的理想是为人类服务。”
有人曾问,在珠峰峰顶开通5G的意义在哪里?
很久之后,团队成员回到拉萨,坐在一起,回想在珠峰经历的这一切。王波的话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我认为它是科学技术的一次珠峰登顶,它告诉全世界,华为5G、中国5G的底气来自哪里!”
(本文摘选自《星光不问赶路人》中《世界之巅的5G路》)
作者:肖晓峰
编辑:周怡倩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