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区块链信息化平台将是碳核算和“双碳”目标规划的重要手段,要积极发挥平台的重要作用,帮助各级政府和企业开展碳中和规划。
姜冬梅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美丽中国。”随后31个省(区、市)在相关文件中,相继出台了“双碳”目标及规划。今年,是大多数市(县、区)及大中型企业密集出台“双碳”目标及规划的关键之年,各地方政府及企业“双碳”规划工作落地成为重中之重。
我国“双碳”规划的制定情况
当前,全球已有132个国家表态要碳中和,我国也是其中之一。作为负责任的大国,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了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量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总体来看,2023年是各个县区和大型企业出台“双碳”规划和制定“双碳”目标的时间点,目前任务比较艰巨。
2021年国家要求各部委制定“1+N”的政策体系。在国家设立了“双碳”领导小组的前提下,各省区市也设立了省一级的“双碳”领导小组,省级的“双碳”规划基本都已经出台,并且有些省份要求地市一级也制定完成了“双碳”规划。
从企业层面来看,北京市在全国范围内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北京市已经在2022年下达了要求所有国有企业必须制定2030年前碳达峰规划的文件,虽然各省区市也将开始要求国企和大型民企作出相应的“双碳”规划,但是企业对自身的碳排放量尚在“摸家底”的阶段,对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制定缺乏数据支撑、情景预测,更缺乏有针对性的减碳方案。
科学制定“双碳”规划的重要意义
在2022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内蒙古代表团时专门指出,实现“双碳”目标,必须立足国情,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搞运动式降碳、踩“急刹车”。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要在“双碳”事情上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先立后破。
先立什么?在制定“双碳”规划前,从数据化的基础出发先了解基本现状,而不是先打破再去做。科学制定碳排放使用规划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区块链信息化平台可以实现科学制定碳达峰碳中和规划,这样的平台可以帮助企业、自贸区、园区以及地方政府进行数字化管控。帮助他们更好地制定规划,实现“双碳”目标。地方政府和企业对这样平台的需求是十分迫切的。
地方政府、园区、企业实现“双碳”目标的挑战与难点
一是管理者难以掌握完整、准确、全面的碳排放数据进行科学决策。由于碳排放核算对数据的来源、核算方法的规范性和采集方法的科学性有严格要求,当前面临碳排放数据采集不规范、记录缺失等造成误差的客观现实,使管理者难以通过精准的“双碳”数据做到科学决策,有据可依。
二是管理者手中缺少实现“双碳”的多情景数据模拟,难以科学决策当地“双碳”规划。“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已经是明确的目标,“前”到底意味着能够提前多少却没有定论,需要管理者能够利用能源、社会、经济相关模型去模拟,才好确定通过不同情景去科学决策当地实现“双碳”目标的时间表、路线图以及具体方案。
三是管理者面临数据不一致导致倒查风险。由于缺少及时、动态、连续的技术手段,相关部门掌握各行业、各企业、各时期的碳排放资料不一致、不连续,甚至数据相互冲突,面临数据倒查风险。
四是企业顾虑生产数据安全和泄露问题。碳排放数据直接反映企业的生产情况,数据在企业、行业、第三方机构、碳市场流转过程中可能存在非法使用、敏感信息泄露等风险,如果没有类似金融服务的安全、加密的数据系统,企业会存在顾虑。
推进地方及企业“双碳”目标规划落地的应对措施
第一,提高地方政府及企业对实现“双碳”目标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实现“双碳”目标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注重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等四对关系。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列为新发展阶段我国面临的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之一,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充分认识和牢牢把握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的根本遵循。
第二,推进“双碳”目标规划落地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一是必须确保地方及企业的碳行动方案是可行的。不能只关注减排目标,而忽略了老百姓的实际需求。还必须加强碳数据的透明性和公开性,提高行动方案的科学性,并确保解决方案不会对人民的生活和经济增长造成不利影响。二是必须确保地方及企业的解决方案是长期的。不能只关注短期的效果,而忽略了长期的影响。这需要长期的数据要素化建设才能确保长期碳行动落地。
第三,要发挥区块链技术的重要作用。区块链的主要作用可以这样描述:为上链的各类单位打造以统一身份为基础、以透明公开征信为公信、以统一结算工具为依托的技术工具,解决一系列“双碳”规划制定过程中的数据可信性问题。区块链信息化平台将是碳核算和“双碳”目标规划的重要手段,要积极发挥平台的重要作用,帮助各级政府和企业开展碳中和规划。
第四,突破传统信息技术瓶颈,开发利用“‘双碳’数字化管控平台”。一是区块链技术在应对如上挑战与难点上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打通绿碳金融化的渠道。这是传统信息技术很难做到的。二是重视碳相关数据要素的建设。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确保数据采集的过程是准确的,不仅满足国家和地方的规范,还满足金融级别的要求和规范,实现与银行的直接连接,把“‘双碳’数字化管控平台”建设成为碳减排过程中各类数据要素的基础性平台。三是借鉴利用基于区块链技术结合绿色、低碳美好愿景的一站式绿色金融可信数据服务网络平台,发挥数字技术赋能地方及企业“双碳”目标落地。以中碳绿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研发的“‘双碳’数字化管控平台”为例,一个平台能够提供三项服务,分别是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指南、“双碳”指挥大屏和可信碳表。通过这些工具,对24个碳排放行业进行覆盖,科学合理地进行“双碳”规划并对整个市(县、区)或企业的碳达峰、碳中和的总体进程和实时状况进行监控。通过PC端或者手机端填报可信碳表,指挥中心通过大屏的形式,就可以把全市或全部县区的“双碳”行动情况展示出来,方便指挥决策和采取行动。四是要把平台建设成为既面向政府,也面向企业,提供不同级别的产品服务,能够满足企业的自证需求,同时也能证明数据的可信性,以满足政府监管和金融端的需求。另外,还要解决信任和证明的问题,并满足国际标准的需求,以便走向国际化。
(作者系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碳中和发展委员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