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DAO的研究 >  正文
看屏就能知天地,闵行33家农业基地完成物联网建设
发布日期:2022-07-23

不进农田,也可知田间事,这是出现在闵行许多合作社的新景象。目前,闵行已有33家基地完成物联网建设。

看屏就能知天地,闵行33家农业基地完成物联网建设

图说:有了数字物联网,不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头,都能随时了解作物长势 来源闵行区农业农村委

在上海正义园艺蔬果智慧农业云平台演示中心,工作人员正通过一张巨幅电子屏,远程监测农作物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光照强度等一系列参数,并及时调控,保证作物处于最合适的生长环境。

有了数字物联网,不用频繁地人工巡查,不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头,都能随时了解作物长势,做到及时掌控、精准施策,从而提高生产经营效益。

根据不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种养殖需求,按照统一的数据传输标准和数据展示模板,在闵行,已经搭建了一个企业级农业物联网基地管理平台。利用平台实现对基地所有部署的物联网感知和控制设备的可视化呈现与管理,包括对水肥灌溉、卷帘、风机、遮阳、增氧机等设施的远程和自动化控制,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现代农业生产设施设备领域,极大地提高现代农业生产设施设备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实现对农业生产完整过程的数字化控制。

看屏就能知天地,闵行33家农业基地完成物联网建设

图说:闵行区数字农业云平台

依托市科技兴农项目,闵行已完成33家基地的物联网建设与改造,其中示范型基地5家,标准型基地28家,涉及粮食、蔬菜、经作和水产。目前,所有物联网采集数据已完成与“上海数字农业云平台”的对接,在市、区两级云平台上可实时查看。从播种、田间管理到收获,闵行全域种植基地的土壤墒情、水产养殖的水质状况和微气象信息都可通过这一平台进行实时采集与监测,从此打破“面朝黄土背朝天,挥汗如雨满身泥”的传统农业模式,让农业换上“智慧大脑”。

通讯员 闵农 新民晚报记者 鲁哲

看屏就能知天地,闵行33家农业基地完成物联网建设